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巷弄文化」是觀光的資產

按照台北市的規定,住宅區內六米巷道不得從事餐飲,四米以下巷道則不能經營商店。這是基於安全及住民的寧靜需求,所訂的早期法規。如果我們從法規的基本精神,「安全」及「寧靜」來溯源探討,也許可以找到較為折中的方法,居民與商家不必在零和遊戲中,以抗爭作為訴求。
一個偉大的城市,首先必須具備基本生活機能性,才不會產生某些時段形同「死城」的現象。如某些商業大樓區,在下班後燈火全關一片漆黑,反而形成治安的死角。所謂「基本生活機能」,簡單的說就是家裡水龍頭壞了,隨時可找到人修理,瓦斯沒了能隨叫隨到,肚子餓了隨時可出門享受美食,寂莫了打通電話找朋友就有家咖啡館可以聊天,於是在互需互動中自然形成生活圈。我們不是理想主義者,這種生活機能性,必須在「安全」及「寧靜」的養份去培養。
當今師大商圈及作家韓良露所稱的「康青龍」,所形成住商混合區,如果全部歸罪於北市府的不作為,基本上是不公平也不合理,因為商圈的形成是根據基本生活機能需求原理自然形成,絕非一時就可蹴成。當時居民可以忍受,而現在難以忍受,就是植因於「安全」及「寧靜」的心理基本需求容忍度潰堤,否則就不會有「不相信你來住看看」的卑微訴求。
我們或可借鏡國外的作法,北歐捷克布拉格有世界戶外建築博物館的美譽,到處可見頗具歷史性巍峨的建築物,不但國家引以自豪,而且為觀光帶入不少收益。但在市中心,我們可以看到在兩楝巍峨的建築物之間,僅間隔狹長的小巷中,竟然有一間不起眼的小房子存在。是釘子戶?還是透過地政法所取得的建物?他們市民及政府的容忍度,實在令人佩服。這棟建物還流傳著一個美麗浪漫的故事,相傳以前有位英俊的窮小子,愛上富家女,為女方的父母所反對,自家女兒又獨鍾這位小帥哥,男方在提親的時候,女方父母伺機提出高門坎的條件相阻難,就是在大都會區要有一棟房子為嫁女的基本條件,相當於在台北市東區要一棟小別墅。未料這位窮小子竟然獨力在此興建一棟麻雀雖小五臟具全的小建物,更令人訝異的是兩旁的屋主會同意,當地的建管單位也同意而通水電。父母在小婿的精誠感動之下,終得同意窮小子娶得美人歸。美麗的城市都會有一些美麗的故事,相形其偉大。

日本北海道札幌,有個著名的景點「札幌拉麵橫街」,在札幌市中心一條不起眼的小弄,長約數十公尺,寬約兩人可並行,其間約有17家垃麵店。店面很小,空間侷促,每間店約可容納下10人左右,顧客可親自目睹老板專心料理過程,己經形成到日本旅遊體會「拉麵道」文化表演的場所,它的消費額不高約日幣一千元左右,但它的消費群並不侷限在平民百姓,每當用餐高峰時段,排個隊也是常見的場景。

上述兩個實例皆在安全有顧慮的狀況不,被包容允許存在,而且也是觀光客被文化所吸引的所在。台灣土地面積不大,人口密集,住商混合並非台北市單一現象,全台灣較有名的商圈夜市次文化,皆具有住商混合狀況存在。一個次文化區的形成不容易,技術官僚如果被壓力所逼,依法辦理也許是最簡單,最不必背負責任的作法。但一個具有文化價值的商圈,一個被有外客來訪值得介紹的商圈,一個被背包客旅遊手冊指引的商圈,我們要廢除它容易,但要形成它可要發費二十餘年的時間,還要有必備的人文條件,才可孕育產生,在討論是否廢除之前,宜再三思。台北市最令外籍人士及陸客稱羨的是有禮、熱情、守秩序,住商可否基於「安全」及「寧靜」的需求下,由市府主持,討論出雙方皆可接受的方案。台灣的資源有限,要推動觀光,要擴大陸客自由行,除了寶島風光,文化建設,如果常到國外走走,我們不感到心虛嗎?台灣民主法治的素養及熱情濃郁民風,除了選舉之外,就在捷運車站及商圈夜市最受國外遊客所稱讚。台灣鄉土美食,不就散佈在這此商圈夜市中嗎?這些商圈夜市,早就存在住商混合,如果將其癈除,不要說臺灣的觀光業缺一角,寶島的住民恐怕先會覺得不自在。

寫網誌緣起

佛家云:「緣起則生,緣盡則滅。」一切事物的生滅,有其因緣法則存在。人生而自由平等,是一種理想。揆諸現實,不平等不自由的事實,所在俯拾皆是。要想追求絕對的自由及平等,只有在上帝發明的「死亡」情況之下,方得以實現。因為在死亡後,人事間所有的羈絆盡失,得以絕對的自由,神遊太虛;也因為只有死亡,所有人共同要面對,絕無貧富貴賤可以例外,死亡之後軀體皆歸於無,眾生平等。老殘並不鼓勵追求死亡,以達到絕對自由平等的境界。然而人要認知這種現實的缺憾,樂觀面對,雖然生而不能絕對自由,但只求活的自在,生而不能絕對平等,但只求內在知足。死亡並不可怕,令人感到不舒服的是歲月的增長,而引起身心相對遂漸的剝奪感。人類身心狀況,若與年齡作為座標,所畫出來的拋物線,是條曲線。而且這條曲線,一到老年下滑的速度,有加速的現象。

人生有若流水,永不回頭,而且綿延不絕,抽刀難斷其流。如果勉強將其分成為,少年、中年及老年三階段。青少年時期,在所謂的教育專家規畫下,依據部定版本,獨守青燈,寒窗苦讀,為中壯年奠基。回首來時路,竟然有泰半的知識是用不著,而且印象皆己模糊。在升學主義掛帥之下,「背多分」是共同遵守的潛規則。反而台糖的白甘蔗,道路兩旁的青芒果,躺在收割完的稻草堆上發呆,竟然成為青澀歲月最甜美的回憶。到了中壯年時期,「上級」的嘴臉與績效的壓力,是這段時期共同印記,能停下腳步品杯咖啡,看看明月己算享受。歲月的巨輪從不停歇,悄悄地老年時期,無情的要你面對。在身心的壓力下,是否留些時光,給自己自由支配,方對得起又忙又盲的一生?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不知是何方聖賢的銘言,竟成老年旅遊最佳的借口。於是提著行旅,背上背包,海拔高的先上,經緯度離台灣遠的先走。幾年下來歐、亞、非、紐奧,輪著走,海拔高的去趟黃龍,西藏的布達拉宮只能留在網路上神遊了。困擾總在回家後,親朋好友的好奇,皆圍繞著幾個問題上,風景美嗎?美!美在那個地方?吃什麼?好吃嗎?民風如何?、、、。起初尚好,整理心得佐以照片,詳細說明,也自得其樂。由於囗角春風,也影響了一些親朋驛動的心,跟著去了。沒想到回響卻天差地別,原因就在感受上的差異。因為美不美是主觀的,好不好吃,味蕾上的差異也是主觀的,民俗的喜好,文化的差異,那就更不是短時間可梳理得好。因此就興起寫旅遊網誌的念頭,有興趣的「請看部落格」,不但省去口舌,銀幕的影像無論在色彩上、解析度上皆優於照片。

年齡到了某種「高度」,旅遊會產生一種現象,即看完、聽完、吃完、喝完過一陣子就忘光光。美景雖透過鏡頭收錄,過一段時間竟會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專業導遊的解說,忘的更快,往往到最後僅記得起他說過的笑話或故事。但如果寫網誌,以上所說的就可以全多錄,甚至為了寫網誌,會促使作更深更廣的功課,及更深度的觀察,使旅遊的品質更為提昇。

「生也有涯,學也無涯」記得這是高中畢業時,老師在記念冊上的題詞。建築史在我的學習領域中是空白的,到東歐布拉格被譽為「世界戶外建築博物館」旅遊時,直覺上建築很美,很有文化氣習。但面對希臘建築、羅馬建築、哥德式建築、巴洛克式建築、洛克克式建築、新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等各項建築特色為何?如何分辨?文化背景又如何?美在何處?要瞭解問題,唯有蒐集資料,勤作筆記〈網誌〉。


看鬱金香展,想起李白的詩作「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其中鬱金香,與眼前的鬱金香花似乎有別,因此又興起查資料,寫東西的念頭,才有「鬱金薑黃鬱金香」的網誌。「國色天香芍藥與牡丹」也是在這種狀況下寫成的網誌。綜合其行為模式,就是行動〈旅遊〉-刺激〈找問題〉-反應〈找答案〉-記錄〈網誌〉-回饋〈反思〉。不知不覺中,解決健忘的問題,也覺得老來不寂莫。


類書是中國古代的工具書,如〈清、阮元〉「經籍篡詁」,而最有名最大部的當推〈清、陳夢雷、蔣廷錫編〉「古今圖書集成」,當代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研究所,建立「漢及以前全部傳世文獻電腦化資料庫」。今古的差異在於「關鍵字」查詢,當代因係運用電腦資料庫,透過軟體程式設計,可達到古籍逐字索引的目的,對於古籍研究者是一大福音。當今我們生活所以方便,就是因為資訊廣深而且快速,除了有強大的搜索引擎之外,就是使用端願意投入更多的心力寫網誌,取之於網路,回饋於網路,似乎己不是口號。


  「盡信書,不如無書。」語出〈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程子注曰:「載事之辭,容有重稱而過其實者。學者當識其義而己,苟執於辭,則時或有害於義,不如無書之愈也。」此語本是孟子對史書的看法,史書的敘述容或有「過其實者」,重點是在於能否「識其義」。因此孟子在讀「武成」史書之後,提出「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老殘之所以引述此段典故,是要說明一個觀點,書尚不可盡信,何況是網誌?因為網誌的嚴謹性及可証性,當然比不上書。但書的流傳速度及廣度,又遠不如網誌。因此若能如孔子所言「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則可補其缺失。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從歷史上看,要消毀人類足跡,除了天災就是戰爭,而會使網路世界消毀的是什麼?不知道。

2012年2月18日 星期六

國色天香芍藥與牡丹

    中華民國的國花是梅花,中華人民共和國無國花,如果中華民族要選具有代表民族特性的族花,那應以芍藥〈牡丹花〉為首選。牡丹花的特質是華麗而不俗艷,富貴而不驕侈,雍容而不恃傲。在中國傳統意識上,被認為象徵繁榮、昌盛、幸福、和平。在傳說中姚黃魏紫所演述淒美的愛情故事,使牡丹更唯美。自古王公貴族的亭台樓閣少不了它,平常百姓家亦「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文人筆下不吝描述其「國色天香」的美姿,它的根皮平凡百姓用來治病,它的花可成盤中佳餚。因此,牡丹與中華民族生活息息相關,已成中華文化不可缺的一環
唐詩晉字漢文章」歌頌它,我們略引中國歷代文人詩詞如下: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詩經 周代〉〈謔:戲謔,開玩笑〉
「惆悵階前紅牡丹, 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白居易 唐代〉〈衰紅:指兩枝殘。〉
「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白居易 唐代〉〈西子:古之美女西施〉
「詩人忘芍藥,釋子愧梅檀。」〈白居易 唐代〉〈釋子:僧徒的通称。梅檀:古印度名貴香木。〉
「庭前芍藥妖無格, 池上芙蕖淨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 唐代〉〈芙蕖,即蓮花,古代稱法〉
「何人不愛牡丹花,佔斷城中好物華。」〈徐凝 唐代〉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王維 唐代〉
芍藥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羅隱 唐代〉〈芙蓉:花名。 
牡丹一朵值千金,將謂從來色最深。」〈張又新 唐代〉
「腸斷東風落牡丹,為祥為瑞久留難。」〈徐夤庭 唐代〉
牡丹花品冠群芳,況是期間更有王。」〈邵雍 宋代〉
「一年春色摧殘盡,再覓姚黃魏紫看。」〈歐陽修 宋代〉〈姚黃魏紫:牡丹花名種〉
「更值牡丹開欲遍,酴酴壓架清香散。」〈歐陽修 宋代〉
「今歲芳菲未盡忙,去年二月牡丹香。」〈楊萬里 宋代〉
姚黃左紫狀元紅,打剝栽培久用功。」〈文彥博 宋代〉〈姚黃左紫即指姚黃魏紫〉
「問君何所欲,問君何所求,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湯顯祖 明代〉
「閱盡大千春世界,牡丹終古是花王。」〈王國維 清代〉

         芍藥是一種很原始的被子植物,自然的野生草本物種。而牡丹則屬於芍藥科芍藥屬牡丹組的木本植物。據記載,秦以前,先民們未能將牡丹與芍藥加以區分,統稱為芍藥。在文獻上詩經有云:「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詩經 溱洧〉陸機疏云:『今藥草芍藥無香氣,非是也。未審今何草?』然而辭海卻認為「按藥草勺藥即芍藥,勺芍通用。」雖然缺乏資料的徵引,我們不必強言勺芍通,但爾雅:「芍,釋草。」可知「芍」早己存在於漢民族的生活中。秦漢之際,木芍藥和牡丹兩個名稱幾乎同時出現。直到漢代,〈神農本草經〉才出現了有關「牡丹」的藥用記載,真正有貝體文獻可徵者,是在甘肅挖掘出東漢墓葬的醫簡,其中有以「牡丹」治療「血瘀病」的記載。到了唐宋「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牡丹就己非常普遍了。

         芍藥 peony芍藥科芍藥屬paeonia植物,原產歐洲及亞洲。芍藥屬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群:草本的芍藥和木本的牡丹,草本芍藥為多年生,高約1;由肉質根狀莖生出一年生的莖;葉大,有光澤,多分裂;花多於枝頂族生.花徑在15厘米左右。花色約為白色、粉紅色、玫瑰色或深紅色的單瓣花或重瓣花。木本芍藥〈牡丹〉是從野生的中國種亞灌木牡丹P.suffruticosa培育而來;灌木,有宿存的木質莖,高達2葉片偏灰綠色牡丹的花朵著生於花枝頂端,多單生、花徑一般在20厘米左右,有單瓣花,複瓣花,花色各異,從白色到淡紫色、紫色和紅色;牡丹種子發芽需要兩年時間,除需要培育新品種之外,一般不用種子繁殖,而以嫁接的方式培植。至於花開時節,因為緯度及海拔高度的不同,或許有些出入,從「邀勒春風不早開」、「去春零落暮春時」、「穀雨三朝香氣搖」這些詩句可知約在晚春初夏時。「花開花落二十日」花期應在1520天之內。在稱謂上芍藥亦作勺藥,又名將離、婪尾春、沒骨花等。牡丹有花王、鹿韭、鼠姑、穀雨花、洛陽花、富貴花、百兩金、木芍藥等名稱。

    芍藥及牡丹在文學上,由於花大姿態又美,因此大部份偏向觀賞價值。但在民族情感上不可忽略的是其實用性。「所謂芍藥,芍藥者,猶婥藥也。婥藥,是指貌美,由於芍藥花容婥藥,因以名之。」芍藥名之為藥,自然和它的藥用價值有關。最初載於《本經》,醫家以其根入藥。《本草備要》:「補血,瀉肝,益脾,斂肝陰。」《本草求真》:「赤芍藥與白芍藥主治略同。但白則有斂陰益營之力,赤則只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則能土中瀉木,赤則能于血中活滯。」綜合其功效在於,養血調經,平肝止痛,斂陰止汗。

   「芍藥打頭,牡丹修腳。」至於牡丹在中國醫藥貢獻,明、李時珍《本草綱木》:「牡丹以色丹者為上,雖結子而根上生苗,故謂之牡丹。唐人謂之木芍藥,以其花似芍藥而宿幹似木也。」又曰:「牡丹惟取紅、白單瓣者入藥,其千葉異品,皆人巧所致,氣味不純,不可用。」其實自古以來皆用其根皮入藥,名曰「牡丹皮」。因其含有牡丹酚、牡丹酚苷、牡丹酚原苷及芍藥苷。綜合其功效在於,清血、涼血、和血、消瘀、補損。在臨床報導上,對高血壓及過敏性鼻炎有舒緩作用。

        在食療方面引聯合報2012.02.13報導:「癌末沒食欲 芍藥甘草粥開胃」癌症末期病患常因疼痛食不下嚥,體力日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楊玲玲針設計藥膳「芍藥甘草粥」,經台大醫院安寧緩和病房臨床實證,多數患者胃口明顯改善。至於藥膳內容與烹調方式,『為芍藥一兩、甘草二錢、黃耆一兩及大棗十二粒,加六碗水放入電鍋中,外鍋加一杯水,先熬成湯;另外取三分之一碗的米,洗淨後與二碗水,一同放入果汁機打碎,再與前述高湯熬煮成粥,即可食用』。
   在食用價值方面,芍藥古代也作為食用,「其芽肥嫩可醬食」漢代有芍藥醬,是一種合之於蘭桂五味以助諸食的調料品。明代有書載:「牡丹新落瓣亦可煮食。」明代《二如亭群芳譜》亦有記載:「煎牡丹花,煎法與玉蘭同,可食,可蜜餞」,「花瓣擇,洗淨,拖面,麻油煮食,至美。」清代《養小錄》中記載:「牡丹花瓣、湯焯可,蜜浸可,肉汁燴亦可。」由以上的引述可知,此花眼可觀、口可食、手可繪寫亦可治病,與中華民族的生活關係緊密。

         文化一詞在西方有其特別的定義,但在漢語中就是人文教化的簡稱。也就是人類透過語言、文字、戲曲、繪畫及文學等手段,經過產生、傳承、傳播進而認同的社會化過程,所得到精神及物質的共同規範。在這社會化過程中,容易引起討論議題是價值與價格問題。牡丹或芍藥在透過這種社會化過程中,要成為漢民族文化一部份,當然也會碰到此一難題。價值是文化重要的要件,但價格往往影響價值,因為價格影響其普遍性。牡丹在東漢時期,並未被青睞,甚至被視為枯枝野草。「數苞仙艷火中出,一片異香天上來。」〈杜甫〉「競誇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皮日休〉其花容雍容華貴,被人類發現之後,透過文人的生花妙筆的傳播,在價格上就起了重大的變化。「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王維〉「牡丹一朵值千金,將謂從來色最深。」〈張又新〉到了這種情景花的供需己經失控了,其中是否有人為的操控,應不難想像。「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極言容量之多〉春。」李孝光〉雖然在培植的技術上,在當時有其難度。所幸一方泥土養育一方花,為了需求在經濟條件的誘引下,最後供需狀況終得調節。才有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白居易〉的情景出現,但「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諭。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除了詩人白居易流落出對老農的同情,同時我們也体會出唐代的社會經濟條件,及牡丹要成為中華文化的一環其曲折過程。

       傳說因具有故事性,經常會流傳於民間,若再經文學的美化,歷世被傳頌就容易與文化相結合。牡丹花也經過此種歷程,並且被付予某種特質、精神和象徵。清代、李漁所撰寫的「閒情偶寄」,就特別述敘牡丹的一段傳奇的傳說。玆收錄如下:
牡丹得王於群花,予初不服是論,謂其色其香,去芍藥有幾?擇其絕勝者與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誰手?及睹「事物紀原」謂武后冬月游後苑,花俱開而牡丹獨遲,遂貶洛陽。因大悟曰:強項若此,得貶固宜。然不如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物生有候,葭動以時,苟非其時,雖十堯不能冬生一穗;后係人主,可強雞人使晝鳴乎?如其有識,當盡貶諸卉,而獨崇牡丹,花王之封,允宜肇於此日。


      李白的「清平調」,一名「詠芍藥」。是唐玄宗與楊貴妃在花會期,觀賞木芍藥,「命李龜年持金花牋,宣賜白,為『清平樂』詞三章。」〈李翰林別集序〉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沈德潛云:「三章合花與人言之,風流旖旎,絕世丰神。或謂首章詠妃子,次章詠花,三章合詠,殊近執滯〈猶執著〉。」〈唐詩別裁〉把傾國傾城的楊美人與木芍藥相比擬,其中「一枝紅艷露凝香」其大意是,一枝紅艷木芍藥花,被朝露的水珠,把香氣凝結在花瓣上,更是把花的美形容的淋漓盡致。接續的場景是「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詩人進一步用誇飾法,假設東風有知也會引起無限的忌妒,寫景、舒惰、表意三者合一。此時的牡丹花被帶入帝王家,並與貴妃相比擬,再經大詩人李白以詩詠頌,與文學再度融合,牡丹不入文化領域也難。

           王維〈紅牡丹〉「綠艷閒且靜,紅衣淺复深,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詩作先鋪陳場景,紅牡丹閑靜在綠葉叢中,花瓣由淡而漸深,進而將花人格化,花的內心卻是愁腸欲斷,春色豈能知道她的心情!借詩詠牡丹而抒寫自己內心的愁苦之情。

       辛棄疾〈鷓鴣天 祝良顯家牡丹〉濃紫深黃一畫圖,中間更有玉盤盂。」、蘇軾〈玉盤盂〉「兩寺粧成寶纓絡 , 一枝爭看玉盤盂。」楊萬里〈玉盤盂〉「看盡滿欄紅芍藥 , 只消一朵玉盤盂。」玉盤盂就是白芍藥的別稱,其美的程度辛棄疾詩云:「莫攜弄玉欄邊去,羞得花枝一朵無。」但白居易卻有不同的感受,「白花冷淡無有愛,亦佔芳名道牡丹。應似東宮白贊善,被人還喚作朝官。」以白牡丹自擬,雖有芳名,但卻受人冷遇,應是詩人懷才不遇的心境。

       令狐楚詩云「十年不見小庭花,紫萼臨開又別家。」〈全唐詩〉萼是環列在花朵外部的葉狀薄片,紫萼指紫牡丹。其大意是說游宦十年在外,無緣欣賞庭院所栽種的花朵,紫牡丹待放時又要離家無緣欣賞了。

       宋·歐陽修〈洛陽牡丹記〉「一年春色摧殘盡,再覓姚黃魏紫看。」姚黃者,千葉黃花,出於民姚氏家。花朵淡黃色,此花光彩照人,婷婷玉立,古人以“花王”譽之。莫怪後人詠詩,頌曰「紅綠黑白竟芳菲,春風無力送流雲。莫嘆萬花迷人眼,獨戀牆角黃花魁。」因此有人稱姚黃是花王,而魏紫是花后,兩種皆是名貴的牡丹花花種。

       若欲借問此花何處有?台灣南投縣杉林溪,三月底至清明時節,此花正盛開。

2012年2月9日 星期四

鬱金薑黃鬱金香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客中行 李白作》後來王安石亦寫出「鬱金香是蘭陵酒,枉入詩人賦詠來。」的詩句。其中「鬱金香」是否是一種品牌名稱,或者真用鬱金香來釀酒,據說明朝因此詩啟發,而釀製鬱金香酒。山東省蒼山縣蘭陵鎮,還真有鬱金香酒。鬱金香可否釀酒,釀出來的酒是否醇美,我們暫且存疑。第二個面向我們要思考的,「蘭陵美酒鬱金香」是蘭陵美酒是用「鬱金」浸製,因此美酒具有薑黃辛香味,也就是說具有鬱金的香味。第三個面向我們要体認的是,中國的詩詞本是一種美學,「鬱金香」、「琥珀光」是飾詞美化而己。從上述三個面向切入後,對下列詩作,有關「鬱金香」一詞當可較深層的體會。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沈佺期作)鬱金堂:指富貴人家,以鬱金香草敷壁之堂室。玳瑁梁:畫樑的美稱。
   鬱金香汗裛歌巾,山石榴花染舞裙。(盧侍御小 白居易作)裛:古同“ 浥 ”,沾濕。
   不語亭亭儼薄妝,畫裙雙鳳鬱金香(偶呈鄭先輩 杜牧作)儼:整理,使整齊。如驚起儼衣冠〉
   漠漠鬱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當腰。(己亥雜詩 龔自珍作)漠漠:寂靜無聲
   娼家美女鬱金香,飛來飛去公子傍。(公子行 劉希夷作)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緯翠被鬱金香(長安古意 盧照鄰作)羅:輕輭的絲製品〉緯:織也。如恃緯蕭而食者。《莊子》〉〈翠:青綠色〉〈被:衾曰被。寢臥時用以覆蓋之具。〉〈翠被鬱金香:指連絲織的「翠被」,皆要熏上鬱金香味,極言上層社會之奢華。
   玉釵翠羽飾,羅袖鬱金香(李員外秦援宅觀妓 沈佺期作)
   鬱金香是蘭陵酒,枉入詩人賦詠來。(答熊本推官金陵寄酒 王安石作)
   清晨寶鼎食,閒夜鬱金香(過漢故城 王績作)鼎食:列鼎而食。〉
   要瞭解這三個面向,首先對鬱金、薑黃、鬱金香必須作初淺的分析認知。

薑黃
〈學名:Curcuma longa〉,在一些亞洲國家稱作turmerickunyit。植物名屬蘘荷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為印度原產,現在於台灣、福建、兩廣、四川、雲南、西藏等皆可見其蹤蹟。
根莖發達,成叢,分枝呈橢圓形或圓柱狀,橙黃色,極香;根粗壯,末端膨大成塊根。葉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下延至葉柄,下部者淡綠色,上部者淡紅色亦有呈黃綠色,春夏間,發芽抽花莖,基部有二小葉;莖上徧生鱗狀之苞,穗狀花序圓柱狀,每苞各生二花,花形橢圓形如漏斗,上部無花的苞片粉紅色或淡紅紫色,中下部有花的苞片嫩綠色或綠白色,花萼簡綠白色,花冠管漏斗形淡黃色,根莖有香氣如薑,其粉末為橙黃色。在古書上有下列的描述:
本草備要曰:「出川廣。體銳。圓如蟬肚。外黃內赤。色鮮微香。味苦帶甘者真。
唐本草》:薑黃,葉、根都似鬱金,花春生於根,與苗並出,入夏花爛無子。根有黃、青、白三色,其作之方法與鬱金同爾。西戎人謂之蒁藥。其味辛少苦多,與鬱金同,惟花生異耳。
《本草綱目拾遺》:薑黃真者是經種三年以上老薑。能生花,花在根際,一如蘘荷。根節堅硬,氣味辛辣,種薑處有之,終是難得。西番亦有來者,與鬱金、蒁藥相似,如蘇敬所附,即是蒁藥而非薑黃,蘇不能分別二物也。

《本草圖經》:薑黃,能生花,花在根際,一如蘘荷。謹案鬱金、薑黃、蒁藥,三物相近,蘇恭不細辨,所說乃如一物。
根莖所磨成的深黃色粉末為咖哩的主要香料之一,也有用在南洋料理,嚐起來味苦而辛,帶點土味。主成分薑黃素(curcumin)具有一些醫療保健的效果,因此薑黃也出現中醫藥材中。可溶解於酒精、醇精、及沸水,為黃色染料,化學中用染試紙,名薑黃紙。據近代研究報導,薑黃有改善肝臟實質病損的作用。薑黃有興奮子宮的作用,使子宮陣發性收縮,因此孕婦忌用。薑黃素能抑制脂肪酸的合成,所以具有疏緩血脂作用。薑黃醇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加膽汁的生成和分泌,並能促進膽囊收縮,因此在中醫藥典中具有利膽的說法。


鬱金
鬱金與薑黃,不論中外皆有混淆不清之處。如大英百科全書即說:「turmericcurcuma longa〉即薑黃。」本草綱目云:「薑黃、鬱金、蒁藥三物,形狀功用皆相近」本草圖經亦云:「薑黃,能生花,花在根際,一如蘘荷。謹案鬱金、薑黃、蒁藥,三物相近,蘇恭不細辨,所說乃如一物。」但是本草蒙筌云:「鬱金、薑黃兩藥,實不同種」。之所以有以上的說法,實植因於鬱金是薑黃的變種,當然就有其異同之處。

鬱金〈curcuma longa〉植物名,屬蘘荷科,多年生草木,原產於印度印尼阿拉伯人引入歐洲高二三尺葉長橢圓形,長二尺葉柄亦長,夏秋間自葉叢中心出花穗,有鱗狀之苞包之,與薑黃相似;每一苞內出三四花,每花又各有一苞,此苞較外苞薄而小,白色。根狀莖具胡椒香氣,辛辣稍苦。冬時自地下莖採黃色粉狀之染料,用以染食品及織物;又可為化學中鹹性之試藥。其生於蜀地者,謂之川鬱金。在國外,聖經時代就有用作香料及製香水。中世紀因其橘黃顏色而被稱為印度番紅花。作為精製芥末的添色調味配料,並用於咖喱粉、開胃食品、醃製食品以及烹飪蔬菜、魚、蛋、家禽、豬肉、米等的加香醬料。在藥用上,其成份含有薑黃素、薑黃酮和芳基薑黃酮,因此在臨床報導上有疏肝解鬱之功效。本草備要云:「涼心熱散肝鬱」。

鬱金與鬱金香決然不同,一屬蘘荷科,一屬百合科,屬本土產物,屬外來品種。古以此物浸酒,用於祭祀,謂之鬱鬯。「震 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周易.震卦〉正義注曰:「鬯,以秬黍酒和鬱金,所以灌地降神也。」〈周易折中〉在周朝的官職體系中,就有專司此職製造此酒。「鬱人,掌裸器。凡祭祀、賓客之裸事,和鬱鬯以實彝而陳之。」〈周禮〉鄭司農注云「鬱,草名。十葉為貫,百二十貫為築。以煮之鐎中停於祭前,鬱為草若蘭。」又云:「鬱為草若蘭者,蘭則蘭芝,以其俱是香草,故比類言之。」又注云:「築鬱金煮之,以和鬯酒。」鄭注序官鬱人云:「鬱,鬱金,香草。」由上所引,吾人可知,鬱金是香草,其香若蘭芝,所以用鬱金釀製鬱金酒,而產生鬱金香味,或用鬱金來燻香,或佩戴鬱金作的香囊,皆是先祖的智慧,是我們文化的一部份。本草綱目曰:「酒和鬱鬯,昔人言是大秦國所產鬱金香,惟鄭樵通志言即是此鬱金,其大秦〈是古代中國羅馬帝國的稱呼〉三代時未通中國,安得有此草?羅願爾雅翼亦云是此根和酒,令黃如金,故謂之黃流,其說並通。」其中所云「令黃如金」、「黃流」與李白所云「琥珀光」,在色系上應所差不遠。我們由以上的論述,來品讀所引的詩句中,所提及之「鬱金香」一詞,其涵意即可迎刃而解。
鬱金香
   tulip百合科鬱金香屬tulipa植物,約100多種。本草陳藏器曰:「鬱金香生大秦國〈是古代中國羅馬帝國的稱呼〉,二月三月有花狀如紅藍」可知此物原產舊大陸,應當今地中海土耳其,16世紀末荷蘭初次引進鬱金香,己成荷蘭的國花,現在廣為各國栽培。

   該屬植物具鱗莖,花型有杯型、碗型、卵型、球型、鐘型、漏斗型、百合花型等花色有白、粉紅、洋紅、紫、褐、黃、橙等,深淺不一,單色或複色。花瓣6,亦有重瓣者單生莖頂。厚葉,長橢圓狀技針形或卵狀技針形,淺藍綠色,簇生於植株基部。蒴果 3室,室背開裂,種子多數,蒴果他背開裂,種子扁平。現己培育出數千種漂亮的園藝變種,許多只能以鱗莖繁殖。
   鬱金香有生藥專業人員曾做藥裡分析,其鱗莖及根可供藥用,根和花可做鎮靜劑。花朵有毒性生物鹼,和它呆上一兩個小時後會感覺頭暈,嚴重的可導致中毒,過多接觸易使人毛髮脫落。老殘實際接觸,因為花展太美,曾觀賞時間超過六小時,可能在室外並無此現象發生。按顏色分類如下:

紅色鬱金香
 紅色不管是東方或西方皆代表喜慶、熱情、愛慕,因此在中國的畫作中為求鮮紅,還有用舌尖血作畫的名家。但如果用在衣服上,孔夫子可有意見,「〈君子〉紅紫不以為褻服。」〈論語〉朱熹注云:「紅紫,閒色不正,且近於婦人女子之服也。」作為紅色的鬱金香可是大受歡迎,荷蘭在16世紀間,曾為此花,不惜一擲千金。
這兩朵紅色鬱金香,形似相互擁抱的紅色花 ,似乎在互相傾訴:「我愛你」,做愛的告白,也像兩位情人在做情人的熱吻
黃色鬱金香
黃色在漢族屬於正色,如詩經有云「綠衣,黃裹。」傳云:「綠,間色;黃,正色。」古時黃帝要黃袍加身。在日本也有此偏好,他們特別喜歡黃色的菊花,因其高雅素美。在歐美,黃色的花通常不太受歡迎,有關的花語也都寓意較為消極。其實明澈的黃色蘊含著春天的喜悅之情,引人注目的明亮花朵讓人怎能不喜歡呢? 況且黃色鬱金香代表開朗 、高雅、珍貴、財富、友誼,象徵神聖、幸福與勝利。

                     上圖是國王的血”還是奧林匹克火炬”看官各自解讀吧!
白色鬱金香
白色代表純淨潔白,為君子所喜愛,白色鬱金香代表純情,純潔清高的戀情,但過度伯拉圖式的戀情,容易變成逝去的愛情。


紫色鬱金香
 「惡紫之奪朱也。」〈論語〉紫色淺一點是紅色,如果深一點則近於黑色。曾經有一種叫「黑寡婦」的黑鬱金香,被描述為「艷麗得叫人睜不開眼睛,完美得讓人透不過氣來」,其實沒有純黑的鬱金香,充其量僅是暗紫色吧。紫色鬱金香具有神秘、高貴的特質,在情感上卻有憂鬱的傾向。

上圖 小朵紫色的鬱金香是黛顏寡婦絕代佳麗”還是黑人皇后”?但遇上大片花瓣的黃色鬱金香,花片迎風亂顫,似乎顯的有點單薄,必須發揮騎士的精神戰鬥,否則好像隨時有被吞噬的可能。
 總之鬱金香是以姿態的美、色彩的艷麗取勝,而鬱金是以其香氣為人們所喜愛。況且鬱金香 花朵具有毒性生物鹼,可否製酒,以唐代的釀酒技術是否能克服,缺少具体文獻資料參考,我們還是存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