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

懷舊月台惹鄉愁

老月台
佇立鐵道旁
歷經過多少春夏秋冬

老月台
迎送红塵幾許過客
見証無數人間悲歡離合

老月台
惹了秋風
惹了我的鄉愁

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軍公教應誠實面對年改

      面對政府以國會多數暴力,違背憲法的承諾,所制定的惡法,剝奪自己的權利,怯於抗鬥,不能勇敢保護自己,而奢談為國家、為民族,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是空心大佬倌所講的大幹話。
      年金改革序幕, 首先被操作成不公不義, 次被砍的見骨見血, 最後還被形塑成過街老鼠 , 改革斧鑿痕跡如斯拙劣, 這是一種政治暴力, 是一種法律鬥爭. 若吾輩權當軟骨動物, 萬般人事要朦朧,駁也無庸,議也無庸。專制獨裁形成, 沉黙就是一種罪惡.
      在小英「國家因你而偉大」的政治術語迷惑之下, 縱然將自己委曲求全成一隻可愛的米老鼠, 老來32160的地板待遇, 也不會得到如狼似虎般政客的同情, 民粹在操弄下也會被認為剛好而已. 軍公教的退縮, 適足以造成改革暴力的正當性, 撕裂社會的合理性.
         「绝對忠誠, 軍令如山,視令如命. 」要内化到每位軍人, 且要付諸實行. 賭上青春,忠誠履命,犧牲價質何在?因為沒有國,那有家, 沒有家,那有我.為國家賭上青春, 曾努力付出過, 但這個政府不守誠信, 毀法亂政, 叫人如何不怨不恨?
        「革而三就, 有孚.」改革之道,戒在輕率,宜守誠信。年改不僅急就,而且手段權謀狠砍,如何叫被改革者抗議能不如影随形?傲慢小英大權在握,當獨裁成真, 革命就是義務,不合理的改革本應承受社會代價,年改團體卿本合義,何以自我退縮?



2017年8月16日 星期三

拍案驚奇:小英脆弱的能源政策,使全島黑了一半。

「民進党執政不會缺電」,連個屁都不是!僅是政治人物騙選票的文宣口號,不值得人民當真

小英黑了台湾」:供電由橘燈直轉黑燈,全台黑一半,將责任推給一位外包油電維修員,那台灣才真全黑了。

「老共轟七轟八,早己環繞台灣多航次。」濟公部長没在怕,然而那位外包油電維修員,一人就可癱瘓台灣,有人持陰謀論企圖操作成是第五縱隊派來的?事實上誰讓半個台湾摸黑,正是小英本尊「脆弱的能源政策使然,不要在空氣中形塑個匪諜頂罪御責

「供電系統明顯地過於脆弱, 可是台灣竟然就這樣過了這麼多年。」可見小英政府螺絲有多鬆動,況且以前電力備載容量,馬英久有不在埸証明,不要再怪前朝了。

「因為人為疏失而輕易癱瘓的供電系統,這才是問題的核心。」小英又偏離主题了, 台電的備載容量是低, 才是癱瘓供電系統的核心。因為它很重要, 所以連講三遍「備載容量不足、備載容量非常不足、備載容量嚴重不足。

「現在政府推動分散式的綠能發電,就是要避免單一電廠事故就影響全國供電.」這是小英空心話語術, 因為發展綠能高成本,和不穩定,是衆所皆知的問題,以綠能做為基載電力,是脆弱的能源政策,不僅讓「點亮台灣」被訕笑,進而使全島黑了一半

「我要代表執政團隊,對於這次停電為所有國人帶來不便與不安,致上我們的歉意。」道歉並非全等謙卑,君不見小英向原民道歉,結果 傳統領域劃不見」了,民進党立委随後補挿上「蕃仔」一刀。此次道歉該不會為日後提高電價舖路?「破窗效應」會讓道歉一而再,再而三.「道歉會成執政小英的日常!

「用愛發電」, 文青口號治國, 將人民的憤怒拉升至最高點,火正旺,鼎在沸, 魚在游,人民要掀鍋, 蓋頭鰻小英準備好了嗎?

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聚焦當下就是主角 白鷺鷥

俊男美女也好
湖光山色也罷
聚焦當下
白鷺鷥
就是主角
配角莫爭
讓炎夏細説
那一身潔白
凝神養氣的優雅

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西螺古厝牆上顽強的榕樹根



西螺鎮在市中路與修文路交叉路口有棟古厝,從其建築外觀,應是模仿西洋古典建物,雖然年久失修已有些頽廢,與附近豪華建物相襯有些許蒼涼美感,但仍然散發出典雅的氣息。紮根在老宅牆上的榕樹雖已被修剪過,但顽強的樹根仍盤據在颓牆上,似乎形成一幅印象派的畫作,在訴説顽強的生命力

2017年8月11日 星期五

紅塵有感

細閱浮生為甚底
信緣隨分
早尋﹙心靈﹚歸宿
是寶剎
是靈骨塔
不要走到最後才知道

2017年8月8日 星期二

焚香的宗教文化印記

  焚香行為可遠溯到古代的「煙祀」的祭祀行為,「煙祀」是天子升煙以祭天,形成制度且在典籍上可考者應屬周朝。

「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周禮.春官.大宗伯》)「禋祀」是積柴,再加牲體於柴上燒之,使煙升起;「實柴」,是燔柴升煙的方法來祭祀;「槱燎」,是焚燒較柔軟的栖木來祭祀──以神祗位階高低,焚燒不同的質材來祭祀。

「煙祀」一詞歷史的演變,到了日後就成泛指祭祀。

何以周朝會演展出「煙祀」的祭祀行為?《周禮.春官.大宗伯鄭玄註》:「禋之言煙也。周人尚臭,煙氣之臭聞者。」原來煙祀所引起的火氣,帶有香味,深受周人的喜愛,又加敬天愛神的宗教心理,認為將香氣可上通天神,俾便求神降福。

《說文》:「禋:潔祀也。一曰精意以享為禋。」要享祭玄天上帝,在態度上就要「潔祀」、「精意」為主,就是直指禋祀的核心意義在於潔靜、誠心。

《周語上》:「不禋於神而求福焉,神必禍之。」要向神求福而不誠敬,非但福求不得,恐怕神降罪,「省怨遠災」就是禋祀、焚香的心理因素,何嘗不是人民百姓的宗教心理寄託?

雲龕居士稱:「焚香之法,不見於三代,到了漢唐時期儒生稍有使用。」(見〈顏氏香史序〉)夏商周三代因地域所限,不適宜栽種香料植物,因此只限於禋祀文化,焚香的行為尚未產生。到了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打開西域的通商管道,香料輸入,熏香才開始流行,但也僅止於上流社會。

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佛教興盛,兩家在宗教經典及儀軌上皆提倡用香。南傳佛教把南洋香料製香文化帶入,北傳佛教在西藏研發一種藏香,而且現在已成為西藏文化的一部分。

隋唐時期,香文化更向前發展,在香具上已有香爐、香斗(帶有長柄的小香爐,可以握在手上,主要用於供佛),從陸上絲路及海上絲路將香料源源不斷供應,使貨源不缺,使用者已由貴族擴展到文人、藥師及佛、道教人士,尤其佛教界在高僧登台說法之前要焚香;浴佛法會上,要以上等香湯浴佛,在佛殿、法壇等場所還常要潑灑香水。宋元明清時期,香具由單一走向組合型,有香爐、香盒、燭臺搭配擺設,香文化已擴及到社會各層面,甚至深入民間。

由歷史的演進,可知焚香並不僅於佛、道教的信徒而己,文人雅士甚至醫療作為皆匯流而成一股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焚香文化。

香具有沉靜、解穢、流芬的功能,所以在佛教界有「香為佛使」(見《增一阿含經》),這是佛教中以香敬佛的緣起。相傳佛陀說法時,「無色界雨諸香華,香如須彌,華如車輪」(見《仁王經卷上》);再者《法華經.序品》:「香華伎樂,常以供養」香與花皆是供養佛者,是六種供養中的兩種,所以香、花與佛教結了不解之緣。

佛教界進一步主張要以「心香供佛」,意謂通過修行戒、定、慧、解脫和解脫知見這五種功德,被喻為「五分香」,使自己身心清淨,生起覺悟和智慧,以此供佛,即「心香供佛」,但非初進佛門所能做得到的,所以佛教有供花、供燭的方便門。

香煙繚繞,香氣微隱,這是我們共有的文化印記,焚香與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情感、宗教情懷,有很深的淵源。


縱橫古今
【民俗探源】 焚香的宗教文化印記
2017/8/8|作者:文/黃聰哲|點閱次數:30|環保列印 
字級:大字體 一般字體 小字體
文/黃聰哲

焚香行為可遠溯到古代的「煙祀」的祭祀行為,「煙祀」是天子升煙以祭天,形成制度且在典籍上可考者應屬周朝。

「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周禮.春官.大宗伯》)「禋祀」是積柴,再加牲體於柴上燒之,使煙升起;「實柴」,是燔柴升煙的方法來祭祀;「槱燎」,是焚燒較柔軟的栖木來祭祀──以神祗位階高低,焚燒不同的質材來祭祀。

「煙祀」一詞歷史的演變,到了日後就成泛指祭祀。

何以周朝會演展出「煙祀」的祭祀行為?《周禮.春官.大宗伯鄭玄註》:「禋之言煙也。周人尚臭,煙氣之臭聞者。」原來煙祀所引起的火氣,帶有香味,深受周人的喜愛,又加敬天愛神的宗教心理,認為將香氣可上通天神,俾便求神降福。

《說文》:「禋:潔祀也。一曰精意以享為禋。」要享祭玄天上帝,在態度上就要「潔祀」、「精意」為主,就是直指禋祀的核心意義在於潔靜、誠心。

《周語上》:「不禋於神而求福焉,神必禍之。」要向神求福而不誠敬,非但福求不得,恐怕神降罪,「省怨遠災」就是禋祀、焚香的心理因素,何嘗不是人民百姓的宗教心理寄託?

雲龕居士稱:「焚香之法,不見於三代,到了漢唐時期儒生稍有使用。」(見〈顏氏香史序〉)夏商周三代因地域所限,不適宜栽種香料植物,因此只限於禋祀文化,焚香的行為尚未產生。到了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打開西域的通商管道,香料輸入,熏香才開始流行,但也僅止於上流社會。

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佛教興盛,兩家在宗教經典及儀軌上皆提倡用香。南傳佛教把南洋香料製香文化帶入,北傳佛教在西藏研發一種藏香,而且現在已成為西藏文化的一部分。

隋唐時期,香文化更向前發展,在香具上已有香爐、香斗(帶有長柄的小香爐,可以握在手上,主要用於供佛),從陸上絲路及海上絲路將香料源源不斷供應,使貨源不缺,使用者已由貴族擴展到文人、藥師及佛、道教人士,尤其佛教界在高僧登台說法之前要焚香;浴佛法會上,要以上等香湯浴佛,在佛殿、法壇等場所還常要潑灑香水。宋元明清時期,香具由單一走向組合型,有香爐、香盒、燭臺搭配擺設,香文化已擴及到社會各層面,甚至深入民間。

由歷史的演進,可知焚香並不僅於佛、道教的信徒而己,文人雅士甚至醫療作為皆匯流而成一股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焚香文化。

香具有沉靜、解穢、流芬的功能,所以在佛教界有「香為佛使」(見《增一阿含經》),這是佛教中以香敬佛的緣起。相傳佛陀說法時,「無色界雨諸香華,香如須彌,華如車輪」(見《仁王經卷上》);再者《法華經.序品》:「香華伎樂,常以供養」香與花皆是供養佛者,是六種供養中的兩種,所以香、花與佛教結了不解之緣。

佛教界進一步主張要以「心香供佛」,意謂通過修行戒、定、慧、解脫和解脫知見這五種功德,被喻為「五分香」,使自己身心清淨,生起覺悟和智慧,以此供佛,即「心香供佛」,但非初進佛門所能做得到的,所以佛教有供花、供燭的方便門。

香煙繚繞,香氣微隱,這是我們共有的文化印記,焚香與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情感、宗教情懷,有很深的淵源。